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把脉问诊 协同力量 助推学院一流专业专业建设——我院举办本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第二届二次工作会议记要


当前国家深化本科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学校及学院正在大力推动“本科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及一流专业建设。为更好的吸取多方智慧,协同多方力量,学院在43日上午举行“本科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第二届二次工作会议”,出席会议嘉宾有重庆市民政局社会工作处处长邓明国、重庆市医保局待遇保障组组长朱刚令、重庆市渝中区卫健委副主任潘传波、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兰云鹏、重庆社科院科研处处长孟小军、重庆社科院《改革》杂志社副总编文丰安、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科研处处长田奇恒、重庆新大正物业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李茂顺、重庆市人力社保局法规处黄彦博、重庆市统计局人口就业处钱韬、博众城市发展管理研究院院长助理马懿媚等。张毅书记、李孜院长、陈善国副书记、院内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及部分教师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学副院长侯明喜主持了会议。

何勇平副校长会议期间会见了部分与会嘉宾,他充分肯定了学院相关专业在学校专业体系中的地位,以及学院近年来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中所取得的成绩,并要求学院充分听取并吸取专家建议及智慧,融入到学院一流专业建设方案之中,深入推动产学研合作,力争将社会工作、社会学等特色优势专业办成市级一流国内领先的水平!

首先,张毅书记向各位委员会介绍了本次会议举办背景以及一年来学院学科、专业所取得的新进展。李孜院长介绍了学院本科专业审核评估、特色专业及特色学科专业群、学科建设、社会服务、产学研合作等情况。侯明喜副院长介绍了学院本科教学改革的状况、专业存在的挑战及未来应对的思路。

然后,各位委员围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时代行业产业变化对专业发展的挑战、大类招生与分流培养、本科人才培养与MSWMPA专业硕士衔接、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实习实践、学科影响力提升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多位委员提出了若干有价值的建议。潘传波副主任认为,学院设立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方向是有前瞻性的,目前国家卫健委高度重视医务社会职业推广,目前二甲以上医院均成立医务社会工作科或岗位。我院社会工作学生专业基础较扎实,实习过程中积极开展医患沟通等工作,体现了较强的人文关怀,赢得了服务品碑。但是医务社会工作方向分得较晚,学生对于专业方向认识不够,专业自信心不足,学生自信心也有待提升。建议多增设实践课程,学生应多到医院去实践,自主去医院去了解、走访、接触。

邓明国处长认为我院社会工作有一定先行优势,是一块“金字招牌”,医务社会工作专业方向是亮点,目前重庆儿童医院、重医附二院等都设立了医务社工科。希望学校能够将社会工作专业办成市级一流,增强社会工作专业的实践性,积极申报市级社会工作创新创业基地,大力发展精神卫生方向等新兴方向。

朱刚令组长认为,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专业中重要的研究方向,目前国家高度重视程度,也是一个新兴行业,也是一个新专业方向,目前西南片区需要加强这方面研究与人才培养。可以增开医疗保险、药物经济学等专业选修课;外聘实务部门双师型师资,围绕某些热点开设讲座。

孟小军处长认为在新高考背景下,专业比学校更重要,学院的作用也增大,压力也越来越大。学院相关专业仍然具有旺盛的社会需求,社会影响力将会越来越大,要增强专业自信,坚持办学自信。社会学专业应注重理论层面提升,培育凝练特色研究方向。注重请进来、走出来、连起来等,做好资源链接工作,充分运用双师型师资;加强教学、实践、科研有机链接。要加强社会调研,精心策划调研主题,扎扎实实展开追踪调研,深化学科积累,完善调研机制。

文丰安主编认为我院教师需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加强论文研讨,提升研究成果的影响力。目前学生的理论素养有待提升,文献研究能力有加强,田野调查有待深入。

李茂顺总经理认为,新大政物业公司等企业对于城市管理等相关专业有旺盛的社会需求,他对企业与相关高校办了委托定制班,校企合作是十分必要的。他希望我们在专业发展中,注重教师挂职锻炼,注重学生实践操作技能培养,要适当延长实习时间。

田奇恒处长认为,我们应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培养模式研讨,适当延长学生实习实践时间;建立合作机制,争取老师挂职锻炼;加强社会心理等学科方向培育,注重社会心理社会工作介入;在乡村振兴等领域中拓展社会工作服务领域;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平台。

兰云鹏院长认为,可以在社会保障专业中设立劳动关系与劳动标准、社会保险等专业方向;加强学生办公软件、公文写作、法规政策等方面课程及训练;通过顶岗制、项目制等形式开展实习,适当延长学生实习期,提升学生的实践技能,他表示可在社会培训、项目合作、双师型师资等方面提供支持。

社会学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经讨论,认为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与学科横向合作;将长时段社会调查实践纳入培养方案,扎实开展社会调查实践;实行研究生导师团队制,搭建本硕学生合作团队;定期举办社会学、人口学学术沙龙;加强与市内外科研院所的科研信息共享;积极引导学生考研,提升学生就业能力。

社会工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经讨论,认为应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整合部分课程;提升青年博士社工实践技能,争取到相关机构组织挂职,积极考取资格证书;做实社会工作示范实践基地,形成稳定社工服务方向,持续开展活动,严格服务项目评估;深入参与危机干预、扶贫攻攻等实务社会工作;做强社会心理学科团队,开展相关社会心理服务;提升社会工作的先行优势及专业影响力。

社会保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经讨论,认为应增设企业劳动关系与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专业方向;引进实务部门双师型师资,开设专题、讲座;适当增加学生选修课程,加强公文写作、办公软件等实务课程训练;强化学生实习实践;通过社会培训、项目合作等形式,加强与实务部门合作。

公共管理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经讨论,认为应加强课程体系调整,增加实践技课程,加强“项目管理”课程及实训;学校可以与新大政物业公司商讨实行定制化培养,部分课程可以由行业老师开设;高校教学研究中应思考企业在实务中遇到问题,如新型物业形态管理、信息化物业管理等;加强学生顶岗实习,体验岗位职责及能力需求,联合几家相关用人单位,将岗前实习相关培训前置于学校之中;畅通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的渠道。

最后,李孜院长对于各位委员的献言献策表示感谢!并表示将认真梳理各位专家意见建议,融入到未来专业教学改革实践之中,并要求各专业认真分析判断专家建议,切实制定有针对性改进措施,不断提升本科教学质量,提升专业影响力。

 

(教务办供稿)

 

                    (图: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研讨本科教学改革)


上一条:市民政局社会工作处处长邓明国博士为2018级社会学大类做专题讲座
下一条:我院院长李孜教授受邀参加“编制新一周期妇女儿童发展纲要工作调研”座谈会

关闭

Baidu
sogou